6月6日,據日本廣播協(xié)會(NHK)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在基本完工的排海隧道內注滿了約6000噸海水。
這預示著日本正式排放福島核廢水的準備工作,已接近尾聲。
核廢水真的要來了!
就在抵制之聲此起彼伏的時候,殺出了一股“清流”,臺灣民進黨主動站出來為日本這一行為“洗地背書”。
根據臺灣“原能會”專家分析,如果日本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春夏之際開始排放,含氚廢水約排放4年后會流至臺灣海域。這就是明擺著告訴臺灣人民,如果不抵制,最多也就幾年時間,核廢水將真真切切影響正常健康的生活。
6月5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語出驚人,其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演講后受訪時大放厥詞:“核廢料處理本來就是專業(yè)題目,像是福島核廢水問題,日本還是一個大國,應該還是負責任的大國,我從來不擔心這種事情”。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臺灣島內民眾一片怒罵:“舔爹”連市民的生命安全都不顧及了。
與此同時,日本東電最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今年5月,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鲉體內檢測發(fā)現,放射性元素銫的含量達到每千克18000貝克勒爾。
根據專家評估,這個驚人的數字已經超過日本食品衛(wèi)生法所定標準180倍。
我的個乖乖,180倍?如果被人體吸收,這和謀殺有什么區(qū)別,后果簡直不敢想象。
這么多國家反對,這么多民眾抗議,日本的“核廢水排放日程”卻一點沒耽誤啊,甚至還拉出了超前完成排放的“架勢”。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難道已經提前知曉能夠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批準?
但目前這個“國際權威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最終調查報告都還沒出來,日本為何如此有信心能獲得核廢水排放“通行證”呢?
用“通行證”堵住悠悠眾口
福島核災事故距今逾10年,日本一直計劃著用海水,對無法完全去除的氚進行稀釋后排放入海。
2021年4月,日本終于開始宣布核廢水排海計劃。
核廢水排海畢竟是一個危險行為,不僅危及生態(tài)環(huán)保,而且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比如,在沙灘活動時可能受到海水表面的直接輻射,食用吸收輻射的魚類也可能受到影響,總而言之,對人體健康的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出于安全考慮,各個國家,特別是日本臨近國家的漁業(yè)從業(yè)者和國際環(huán)保人士始終對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表示反對。世界各地也都發(fā)生過針對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游行聚集。
盡管如此,日本一直沒有放棄這個自私的計劃,甚至動起了走曲線的“歪腦筋”,企圖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通行證”,以堵住悠悠眾口,名正言順地排放核廢水。
在日本特別邀請下,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于2021年9月開始訪問日本,正式啟動對計劃中先進液體處理系統(tǒng)等的多年期審查,并就各項活動的總體時間表達成一致。
隨后,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日本進行了多次現場訪問,并召開了多次特別工作組會議以推進審查工作,目前已發(fā)布五次報告,五次報告都有明顯的共同點,就是結論都有利于日本。
雖然該組織一直對外聲稱調查小組成員包括了來自11個國家的專家,但在第五次調查報告中,只有美國及盟友的專家參加,中國和俄羅斯等的專家都被排除在外。
所以,針對日本福島核廢水調查的權威性和真實性仍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另外,為了能夠配合日本今年夏季實施的核廢水排放計劃,國際原子能機構甚至快馬加鞭地進行了最后一次調查,目的是早日實現“最后的監(jiān)管核準”。
就在6月2日,圍繞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海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團結束了為期5天的現場驗證工作。
該機構將總結此前的處理水安全性相關驗證內容,并稱最遲于月底發(fā)布最終報告。
既然最終報告還沒發(fā)出,為何日本現在都開始準備排放工作了呢?難道不怕審核不過,排海隧道工程爛尾?
國際原子能機構是美國“政治化工具”之一
實際上,國際原子能機構雖然說是聯合國組織,但其實早已名存實亡,成為了受美國控制的傀儡。
為何這么說?扒一扒它成立以來的過往,就一目了然。
一是對伊朗“亮紅燈”。
大家肯定都知道美國僅憑借“一袋洗衣粉”,就繞過聯合國“入侵”了伊拉克,有理哥在早前的文章中進行過描述。
當然,美國似乎還想讓“洗衣粉事件”再次上演,而這次的對象換成了伊朗。
在這個貽笑大方的故事中,國際原子能機構其實起到了幫兇的作用,甚至最近幾年都還在找伊朗的麻煩。
2019年,兩名密切跟蹤國際原子能機構調查工作的外交官通過以色列總理所謂的“舉報”,找到了伊朗的“秘密原子倉庫”,并稱提取到樣本,存在一些鈾痕跡。
隨后,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張旗鼓地調查這些粒子的來源,并要求伊朗對這些痕跡作出解釋。
由于伊朗不愿承認這個“黑鍋”,美國于是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了無理制裁。
后來,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人員爆出了內幕,稱這些“鈾痕跡”的微量物質其實可能是2015年核協(xié)議之前的放射性活動的殘留物質。
用曾經的“洗衣粉”再次誣陷伊朗,美國招數不就是典型的故技重施嗎?
對此,伊朗外長忍無可忍,對外發(fā)聲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放棄對伊朗核項目進行“出于政治動機的調查”。
二是對美國“開綠燈”。
眾所周知,AUKUS 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盎格魯-撒克遜條約,其主要內容之一是協(xié)助堪培拉建立核潛艇艦隊。
但AUKUS組建存在一個問題,如何控制澳大利亞非核大國獲得核材料。例如,用于核電廠的高濃縮鈾。
作為控制核不擴散機制的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做些什么呢?至少應監(jiān)督AUKUS成員國妥善處理對澳大利亞核材料轉讓和使用的監(jiān)管、物流運輸及安全保障。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發(fā)布這些數據以及所有相關方都批準該交易之前,AUKUS 的工作不應向前推進。
但事實恰恰相反,國際原子能機構不僅置若罔聞,甚至還炮制了一些有利于AUKUS的文件,AUKUS在反對聲中照常進行。
2021年9月15日,就在AUKUS成立一周年之際,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王群在聲明中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就AUKUS 一攬子協(xié)議發(fā)表的報告無法律依據,因為該報告具有片面性,并未反映國際社會的關切。
由此可見,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是一個替美國“暗地行事”的組織,干爹必定會給“干兒子”開后門。
難怪在5月的廣島G7峰會上,那些所謂首腦們在聲明中響亮喊道: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獨立評審。
日本政府也會心地鞠躬:哈伊,堅決擁護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終報告。
關于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的調查結果,我們不用猜可能就能知道結果。
6月7日,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到,日本政府一再為福島核污染水“洗白”,號稱水質無害,排放有理,把排海當作處置核污染水的唯一選項,然而事實卻一再“打臉”。
同一天,駐日本使館發(fā)言人就福島核污染排海問題發(fā)表談話,指出核污染水排海涉及海洋環(huán)境安全和人類生命健康,在這一問題上,日方必須慎之又慎,不要讓福島核事故災害延續(xù),不要讓全人類子孫后代承擔風險。
害人終害己,相信美西方國家終將受到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反噬!
圖片源自網絡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