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鄭州遭遇了幾百年未遇,甚至是千年未遇的暴雨水災。
從相關的輿論來看,無論平時持什么政治立場的人,絕大多數都在為災區(qū)人民加油鼓勁,為逝去的生命惋惜默哀。這幾天,我們從各種渠道都看到了大量轉載轉發(fā)的抗災救援信息、各種捐款捐物的信息。
然而,總有一些人,即便是面對如此重大的災難,依然在帶節(jié)奏,依然在發(fā)表陰陽怪氣,甚至是張冠李戴的言論。
7月20日晚上,喻國明在社交媒體,發(fā)布了一段內容為“央視主播海霞夸贊多地及時應對暴雨汛情”的視頻,并附上了這樣的評論:“呵呵,話音未落啊……所以,自我評價還是更加審慎為好”。
很快就有網友發(fā)現,喻國明評論的這段央視視頻,是7月12日央視對華北暴雨應對措施的評價,而喻國明的評論,則明顯指的是現在依然在持續(xù)中的鄭州暴雨水災。這完全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用7月20日發(fā)生的事情,評論7月12日的新聞,說一句張冠李戴都有些輕了,這不是故意混淆視聽,不是故意帶節(jié)奏是什么呢?
喻國明這條評論發(fā)布之后,大量網友批評指責。經過一個晚上的刪評之后,喻國明在7月21日早上,又發(fā)布了兩條推文回應,一條說他遭遇到網友批評是因為“有關當事方的有組織的反攻”。另一條則說,有“網絡暴民”對其使用污言穢語進行人身攻擊,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喻國明的賬號已經被相關社交媒體禁言。
張冠李戴、陰陽怪氣、故意帶節(jié)奏的評論他認為是“小小的批評”,而網友對他的批評指責,他卻認為是“有關當事方的有組織的反攻”。
如果這事兒發(fā)生在一個普通網友身上,或許也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喻國明在這次輿論事件中翻車,而他的身份并不是我們這樣的普通網友。
他可以算是中國新聞傳播學術領域的超大牌學者。喻國明是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不僅在我們中國新聞傳播學術領域幾乎無人不曉,參與編撰教材,同時也擔任各種中國傳媒領域機構的社會兼職。
這么一個有學術水平、有社會地位的中國新聞傳播領域專家,卻在這次輿論事件中翻車了。這是為什么呢?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我們看看這位中國新聞傳播領域的超大牌學者,過去的一些言論。
2012年,喻國明發(fā)表了一篇推文:“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一個讓人無限感慨、觸目驚心的中國?!?/strong>他相關的配圖顯示,中國到處都是收費站、到處都是政府機關、到處都是五星級酒店,但中國的“孤兒院”、“救濟所”卻很少。
這個輿論事件曾經鬧得很大,有網友指出“孤兒院”、“救濟所”就不是我們中國的用詞習慣,我們中國官方的救助機構是福利院,搜索福利院也在地圖上遍地都是。
然而,2012年的時候,那就是公知當道的年代,這個輿論事件雖然鬧得很大,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2020年3月,美國疫情暴發(fā)初期,當時美國把口罩政治化,美國的CDC也宣傳不用戴口罩。喻國明說,他不反對中國宣傳戴口罩,但既然“權威機構”不鼓勵民眾戴口罩,某些人不需要看到外國人不帶口罩就像是看到傻X一樣。
2020年4月,在當時美國因為疫情死亡2萬人的情況下,川普在宣傳疫情對美國威脅不大,而喻國明在當時說,美國人民“顯然把這段時間當成了一個幸福的假期了。
此外,喻國明談論香港風波時,還為李黃瓜站臺等等。
以上舉的幾個例子,如果我們用喻國明的標準,用今天的實際情況,看他當時的評論和觀點會得出什么結論呢?
作為一個中國新聞傳播領域的學術權威,喻國明不知道我們的社會救助機構叫福利院嗎?為什么會去搜索孤兒院?
當時美國CDC不推薦戴口罩防疫,喻國明認為這是基于“權威機構”的判斷,而我們中國輿論的主流一向認為這是因為美國把口罩政治化。而CDC在后來也要求美國人戴口罩了。
美國因為疫情死亡2萬人的時候,喻國明說美國人民“顯然把這段時間當成了一個幸福的假期了?!蹦钦垎栍鲊鳎F在美國因為疫情死亡人數已經62萬了,你還認不認為這是美國人的一個幸福假期?
說出這些話的,居然是中國新聞傳播領域的頂級學者,到底是學術能力有問題?還是人有問題?大家自行判斷。
這一兩年,我們中國在國際輿論戰(zhàn)中,面臨的挑戰(zhàn)很大。我們中國媒體沒什么戰(zhàn)斗力。在外宣上,爭取國際支持方面,我們需要做挑戰(zhàn)和突破。
但就這種人坐在國內新聞專業(yè)頂級專家、博士生導師的位置上,所以大家現在應該知道為什么我們的媒體如此拉胯了吧?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