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1937年的12月13日,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失敗,隨后就是慘絕人寰,讓我們整個民族傷痛至今的南京大屠殺。
今天,我們?nèi)嵌鹊慕馕瞿暇┍Pl(wèi)戰(zhàn),從這次戰(zhàn)爭中,能看到什么。
第一部分:什么是戰(zhàn)爭,1937年如果是志愿軍守衛(wèi)南京,能不能打贏;
第二部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該不該打,為什么說南京是死地,蔣介石到底是什么想的;
第三部分:前期準備為什么一塌糊涂,日軍長驅(qū)直入、暢通無阻,直接兵臨城下;
第四部分:城破在即,守城指揮官為什么閑庭信步,成竹在胸。
第五部分:血戰(zhàn)南京城,我軍將士鐵骨錚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與陣地共存亡,英名與世長存;
第六部分:唐生智貪生怕死,胡亂指揮,混亂大潰敗開始;
第七部分:南京市長蕭山令,報必死之決心,做最最后之反擊,與南京共存亡,壯烈殉國。
第八部分:解讀這沉重的歷史。
1
曾看很多人問,為什么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成功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失敗了。
或者有人說:如果是把國軍換成志愿軍,在裝備不變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打贏戰(zhàn)爭?
我只能說這個問題無解。
戰(zhàn)爭不是簡單的兩軍對戰(zhàn),不是就是戰(zhàn)場上的那幾天廝殺,而是政治的延續(xù)。
就像我們看上甘嶺戰(zhàn)役,我們看到的是前線的激烈戰(zhàn)斗和志愿軍的勇敢,但是我們可能忽略在此之前中國大地上的巨大變化。
就在這幾年:
大力清除匪患,如東三省長期土匪盤踞,以往所有的政府從未想解決這個問題;
消滅娼妓陋習,讓某些人人津津樂道的民國,僅上海娼妓的比例達到驚人的1/20;
完全剿滅鴉片,1933年,中國的鴉片種植比例達到了耕地面積的20%;
毛澤東帶領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以驚人的意志力與雷霆手段,毫不留情的清理社會頑疾,包括在解放初期打贏兩黑一白戰(zhàn)役,這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這個組織要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成。
這是抗美援朝的政治基礎,是必勝的信心,才能有鐵的紀律鑄就威武軍魂。
所以拋開這些去問:如果志愿軍打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會怎樣,我答不出來。
就好像中國是個運動員,本來身強體壯,但是來了個教練是個壞逼,天天帶這個運動員抽鴉片,吃薯條喝可樂,從來不訓練,每天躺沙發(fā)上玩游戲。
明天就是馬拉松比賽,你一看,好家伙,這運動員250斤體重,別說跑,站著都喘,這個時候你問我:如果換個教練,他明天能贏比賽嗎?
......
你大學天天通宵到網(wǎng)吧玩游戲,微積分一節(jié)課都沒聽,明天就考試,你通宵學習一個晚上頂啥用?
前面做的孽太多了嘛,拖到最后沒有辦法了。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背景,我們簡單回顧下,選擇淞滬戰(zhàn)場,沒有錯,但是具體戰(zhàn)術上有很大的問題。
中日采用的都是添油戰(zhàn)術,問題是,日本有油可以添,國民政府加一加就沒油了。
一個是日本為戰(zhàn)爭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日本是正兒八經(jīng)的征兵制,雖然說日本有1億人,民國有4.5億人,但是日本兵源至少前期看起來似乎無窮無盡。
因為日本17歲到40歲的適齡男子,除不符合體檢標準或特殊情況外,一律要服兵役,到1937年,日本已擁有現(xiàn)役兵員38萬人,預備役兵員73萬人,后備役兵員87萬人。
這些,民國顯然是沒有的,原來都是軍閥混賬,瞎抓壯丁,即使到了淞滬會戰(zhàn),蔣介石還指望著調(diào)停,自然沒有準備好。
另外一個是日本是個相對成熟的工業(yè)國,交通工具可以隨時將后方的士兵運輸?shù)角熬€,而民國根本沒有搞啥基礎建設,川軍,滇軍雖然赤膽忠心,但唯一趕到前線的方法就是靠兩條腿,就這,還要自己編草鞋。
淞滬會戰(zhàn)都打完了,滇軍都沒趕到前線,不是不想?yún)⒓?,是真的腿都快跑斷?....
最后淞滬會戰(zhàn)民國的中央軍基本拼完了,趕到的地方軍也拼完了,一部分地方軍閥的部隊還在路上,只好結束。
而淞滬會戰(zhàn)的另外一個后果是給了中國守軍巨大壓力和失望,都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犧牲30萬將士浴血奮戰(zhàn),依然沒有換來勝利!
以上這些我們都不談了,拋開所有的前提條件,是不是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打不好,能不能不要輸?shù)倪@么慘。
2
保衛(wèi)南京,蔣介石的心態(tài)是復雜的。
如果說還指望英美的調(diào)停,他報的希望已經(jīng)不大了,雖然在這一點上,蔣介石作為統(tǒng)帥是絕對的不合格,要知道今天疫情他美國別說死了20萬,就算后面加個零,美國都不會眨下眼。
人家自己死了人都不在乎,你死個幾十萬人關他們屁事?
但是蔣介石還是將一定的希望放在德國的調(diào)停上。
而這個時候的日本,其實是發(fā)生了矛盾。
對于日本政府來說,其實不想打了,毛澤東提出論持久戰(zhàn),他日本政府也不是傻子,知道拖下去拖不贏,本來他們的計劃就是先占東北,再在華北搞事情,就是想切香腸。
所謂不怕鯨吞,就怕蠶食。
但是此事的日本軍方,士氣高漲,堅決要打南京。
兩邊爭來爭去,日本政府爭不贏,也不敢和軍方講道理了,最后批準了作戰(zhàn)計劃,進攻南京。
就在南京會戰(zhàn)爆發(fā)前,駐華大使陶德曼受希特勒委托來調(diào)解中日戰(zhàn)爭,蔣介石很開心,好嘛,不打了最好,同時給德國大使面授機宜,可以接受秘密條款作出讓步,就看看日本人提啥條件。
什么叫秘密條款呢,就像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對蘇聯(lián)的要求就是所有條款保密,美國拆除了土耳其的導彈,但是不能讓別人知道,因為我是北約的扛把子,要面子。
蔣介石簡單說就是我可以讓步,但是我們只能簽署秘密條款,不能讓別人知道,不能讓我沒面子。我可以投降,但是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投降了。
但是這個時候日本的軍方已經(jīng)完全占了上風,士氣高昂,根本不接受停戰(zhàn),最低條件就是承認偽滿洲國,蔣介石一看這就沒辦法了。
淞滬會戰(zhàn)烈士尸骨未寒,這個時候要敢同意這個,明天中國的敵人將不再是日本,而是你蔣介石。
終于,蔣介石被日本人逼上梁上,必須打,沒有調(diào)停,也沒有蘇聯(lián)援軍。
日軍華中方面軍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構成,籌備了30萬兵力。
南京戰(zhàn)役,即將爆發(fā)。
南京怎么打,該不該打,這是一個問題。
蔣介石召集了軍事會議,討論南京的問題,結果會議上,基本上所有的高級將領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劉斐都不同意守南京。
原因一:守不住。
這個,確實說的是大實話,是真的守不住。
后面會聊一系列的戰(zhàn)爭,這里我公平的說,戰(zhàn)爭的勝負,士兵的數(shù)量是重要問題,但不是一切問題。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即使全南京老百姓也抱著必死的決心和日本人干,也打不贏,這是事實,只要頭腦冷靜,必須接受。
所謂背水一戰(zhàn),破釜沉舟,也要雙方別差的太遠。
當時中日裝備,火力,補給上帶來的差異,最好的結果是士兵交換比是1:5,國民政府要拿出150萬士兵來打,當時的情況真的拿不出來。
而且中央軍剛打完淞滬會戰(zhàn),已損失慘重,還沒有休整。
即使讓平民也上都不行,自從槍械被發(fā)明,按照二戰(zhàn)的數(shù)據(jù),平民和有組織軍人的交換比要到20:1甚至還遠遠不止,要干掉30萬日軍,就要有600萬生命填進去,南京城整個人口當時為65萬;
所以,這一仗打不贏,李宗仁說的是實話;
原因二,南京不利于防守
當時國民政府基本上已經(jīng)接受了抗日戰(zhàn)爭一定是持久的這個基本事實,否則后期國民黨也不會專程找我黨給他們講解游擊戰(zhàn)爭。
基于這一點,再加上,南京是防守上的死地。
南京,六朝古都,所謂易守難攻,是因為有長江天險,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日本人已經(jīng)拿下了上海,他們根本不需要過長江,不僅他們不需要過長江,而且長江包圍了南京北面和東面,還成為了阻礙國軍撤退的天險,反過來了!
同時,南京的南面又不是山就是丘陵,不易撤退。
所以,多數(shù)人認為如果南京守衛(wèi)戰(zhàn)打不好,就會被日軍包了餃子,投進去多少人丟掉多少人,把有生力量都折騰光了,以后還有什么家底和日本人拼?
大家都不同意防守南京,委員長很不爽。
因為大家是從軍事上的角度來說的,但是委員長是國民黨的總裁,日本人打東北,反正是張學良的底盤,丟了就丟了,雖然是真的打的贏。但是現(xiàn)在南京是民國首府,直接一槍不放就丟了,那他蔣介石還不讓人給罵死,面子上怎么擱得住啊。
會議上,正在委員長焦躁不安和尷尬的時候,唐生智說話了:
南京是首府所在,是總理陵寢所在,必須要守,一定要守!
蔣介石大喜過望,終于有人給了個臺階,馬上任命唐生智為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總指揮,而唐生智堅定的表示愿與南京共存亡。
除非我死,絕不撤退!
開會,最怕的是有人唱高調(diào),他唐生智都說和南京共存亡,準備殉國了,大家自然不好說什么,于是草草散會。
會議結束,李宗仁拍拍唐生智的肩膀:兄弟,為黨國守南京,牛逼??!
這當然不是李宗仁的心里話,李宗仁想說的是:你個癟犢子,就你還守南京?你這是要坑死所有人的節(jié)奏?。?/p>
李宗仁認為唐生智守南京必然是悲劇收場,是因為第一本來唐生智就是個墻頭草,從來不堅定,就在國民政府里面,一會反蔣一會擁蔣,這樣的人會共存亡?莫不是在搞笑吧。
第二,他唐生智的軍事履歷,幾乎就沒打贏過仗,而且原來反對蔣介石,給穿了小鞋,遠離前線,快10年沒打仗了。
你個癟犢子既沒意愿,也沒能力,就會唱高調(diào),你守個毛線。
這個情況,蔣介石能不知道?他當然知道,但是沒有人愿意守啊,總要找個人背鍋。
蔣介石說:請大家堅守2個月,只要2個月沒問題,我?guī)萝姾驮颇洗筌妬砭仍?/p>
2個月,他想多了,2個星期都沒守到!
3
現(xiàn)在要打仗,第一考慮防線組建,第二考慮軍隊組織;
首先我們看部隊組織;
淞滬會戰(zhàn)打得非常慘烈,中央軍的建制基本上已經(jīng)被打殘了,無法再戰(zhàn),最后組織的守軍是:剛從上海前線撤退下來的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加上從他處抽調(diào)來的10個師,總共13個師,再加上由軍事學院學生組成的教導總隊、憲兵部隊、江寧要塞部隊,滿編將有18萬人左右,18萬人中,新兵大約是3-5萬人,很多人是剛剛才摸到槍,還不會打.....
而整個隊伍中最核心的部隊是全德械裝備的教導總隊。
德械師的戰(zhàn)斗力有多強?師團配置了坦克,有直屬的炮兵營,配置了馬克沁重機槍,只要委員長別瞎指揮,雖然裝備上和日本人依然有差距,但戰(zhàn)斗力絕對不遜色與日軍。
淞滬會戰(zhàn)中,第87、88師兩個德械師的德制火炮,發(fā)起了令日軍窒息的猛烈炮擊。隨后,便采用閃電戰(zhàn),主動向日軍陣地發(fā)起猛烈攻勢,重創(chuàng)日軍,差點就攻下日本的海軍陸戰(zhàn)隊總部。
但,這也是中央軍碩果僅存的最后一支相對完整的部隊,最后一點家底了。
核心精銳的教導總隊,一共大約1.2萬人。
其次我們看防線組織;
在防線的組織上,事實上在淞滬會戰(zhàn)前期,國民黨已經(jīng)明確預測到日軍將會從上海進攻南京,在上海到南京的中間,修了兩道堅固防線吳福線和錫澄線,這些要塞都由水泥澆筑,鋼筋搭建而成,現(xiàn)在大家到上海和南京的郊區(qū)去玩,還能看到這些要塞,非常堅固。
根據(jù)后來日本人的記錄,淞滬戰(zhàn)場近一點的如昆支線的同樣的要塞不怕日軍炮火轟擊,給日本人帶來了恐怖的回憶。
但問題是,淞滬會戰(zhàn)打得英勇,委員長指揮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在撤退的時候,直接成了潰敗,四散逃命,兩道拱衛(wèi)南京的要塞輕易被放棄了,從頭到尾一丁點作用也沒發(fā)揮,白搞了!
最后的結果就是日軍從三路進攻南京,中路從京滬線來,南路從太湖來,北路沿長江來,所有的路線暢通無阻,如出無人之境,根本沒有人安排狙擊任務,橋也沒拆,路也沒炸,日軍直接兵臨城下。
大量的防御工事白瞎了。
也就是說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沒有任何戰(zhàn)略縱深,一開始幾乎就是兵臨城下,直接打守城戰(zhàn)。
4
雖然我們說:南京防守戰(zhàn)是一場必輸?shù)膽?zhàn)役。但我們今天復盤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是因為輸也要輸?shù)挠袀€樣子啊。
我軍犧牲800人干掉敵軍200人是失敗,犧牲400人干掉200人也是失敗,既然要打仗,就要好好打!
就像918,我們說就算十六萬人真的打不贏對面的一萬多人,那好歹也要打一打,哪怕打死幾百人,可結果是一槍不放直接撒丫子跑了。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從12月3日距離南京47.2公里的句容開始,到12月6日,已經(jīng)開始進攻南京市湯山鎮(zhèn),日軍對南京的合圍已經(jīng)形成。
蔣介石當晚離開南京,前往武漢繼續(xù)指揮全局,將南京守衛(wèi)戰(zhàn)全權托付于唐生智。同時,這個時候蔣介石仿佛已經(jīng)忘記了前面軍事會議上大家的提議,告訴南京守軍:不惜一切代價死守!
但由于外城幾乎沒有守備,12月7日,日軍已經(jīng)看到了南京的城墻。
日軍直抵南京城下,這個時候唐生智在做什么呢。
一是喝茶,二是在自己的院子里面遛彎。前線他肯定是不去的,就悠閑的呆家里和辦公室里。
當然,你要說他真一個星期屁也沒干,也冤枉他了,根據(jù)蔣介石的指示,他做了兩個決定。
第一是命令部隊不許后退,死守南京,要求:各部隊官兵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土,動搖全軍。若有不尊命令,擅自后移者,定遵委座命令按連坐法從安辦理。
第二個命令為了表示守衛(wèi)南京的決心和自己所為的共存亡,把所有的船只都收繳了,還燒了很多船,不許過江,死也要死在南京:
各軍所有船只,一律交本部運輸司令部負責保管,不準私自扣留;著派第七十八軍軍長宋希濂負責指揮沿江憲警,嚴禁部隊散兵私自乘船渡江,違者即行拘捕嚴辦,倘敢抗拒,準以武力制止;
通知在浦口的第一軍,凡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隊或軍人個人,都請制止。如有不聽他們制止的,可以開槍射擊。
部隊不許走,老百姓也不讓走。
唐生智是告訴大家:我和你們就一起死這里了。為了堅定這一信心,還讓交通部長俞飛鵬把下關到浦口間原有的兩艘渡輪撤退到了漢口。
當然,說是這么說的,唐生智偷偷的安排心腹給他準備了一個輪船.....
我的命多金貴,能和你們這樣當兵的一樣?
公平的說,后面他如果不作死,這些也沒有大毛病。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這個貨就沒有任何其它軍事指揮的命令了,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是各打各的,互不支援,各個師之間是獨立的。
不過還是要說,唐生智的裝模作樣,的確給前線的士兵們起到了振奮作用,南京守備部隊的將士們無懼死亡,奮勇殺敵,都是中華好男兒和錚錚鐵骨的英雄好漢!
5
12月7日,日軍開始集中所有到達南京的火炮與兵力,開始妄圖轟破南京城墻與城門,日軍從空中投函唐生智勸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繼續(xù)命令各部隊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土。
在各個城門,可歌可泣的城防戰(zhàn)開始了。南京守軍,他們無愧中國軍人的軍魂!
在光華門,日軍師團無數(shù)次的猛烈攻擊均被守軍打退,87師29旅旅長易安華在城墻戰(zhàn)斗,全身受傷達10多處,纏滿紗布依然鮮血長流,堅持不下戰(zhàn)場:我堂堂中國軍人,絕不忍辱偷生,今日我只會與陣地共存亡。
在日軍重炮之下,光華門城墻終打開缺口,日軍蜂擁入城,易安華親率加強團,突入地陣,浴血奮戰(zhàn)8小時全殲入城日軍,身中數(shù)彈,犧牲在光華門。
易安華犧牲后,在旅長的激勵下,剩余的守軍依然奮力殺敵,誓死捍衛(wèi)光華門。
敵人退卻后,還有部分日軍躲避在光華門城門洞中,伺機里應外合,而城門洞中為我軍火力的死角,十多名敢死隊員用繩索吊下城墻,對敵軍進行掃射,此時,守軍打開城門,對意圖救援的敵人進行了突襲,終讓光華門轉(zhuǎn)危為安。
城南中華門外的雨花臺,我軍誓死不退一步,與日軍展開了殘酷的拉鋸戰(zhàn),這支部隊是88師,而且很多戰(zhàn)士是才補充的新兵,但面對兇殘的日軍毫無懼色,266旅旅長朱赤和264旅旅長高致嵩,率領部隊鎮(zhèn)守雨花臺,先后17次擊退了日軍的大規(guī)模沖鋒,不僅如此,多次直接發(fā)起沖鋒沖入敵陣。
12月10日,日軍第6師團進行大規(guī)模增援,更殘酷的戰(zhàn)爭到來,大炮和飛機將防衛(wèi)工事幾乎全部摧毀,我守軍堅守血戰(zhàn),朱赤親率敢死隊殺入敵陣,再次擊退日軍。
在日軍再次組織進攻前,數(shù)名深受重傷,失去行動能力的中國勇士堅決要求戰(zhàn)友將手雷捆綁在身上,抬到日軍的必經(jīng)之地,當日軍再次攻擊時,滾入坦克履帶下與日軍同歸于盡。
12月12日,守衛(wèi)雨花臺的我軍彈盡援絕,最后的守軍將所有的炸藥與手榴彈收集起來,在日軍沖鋒至前言時,引燃炸藥,兩名英勇的旅長和全旅官兵全部壯烈殉國,無一生還!
13日,日軍終于用重火力炸開中華門,至此,南京開始失守,但是大量勇敢的戰(zhàn)士們明知道已無守住的希望,城市陷落僅僅是時間問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依然死戰(zhàn)不退,每一個巷道均成為戰(zhàn)場,在漢西門大街的城甕處,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上面遍布的彈孔,侵華日軍少將井手石男即被守軍在此巷戰(zhàn)中擊斃。
在保衛(wèi)南京的戰(zhàn)斗中,到處是我軍奮不顧死的英雄身影,多個旅團長率全體官兵壯烈殉國。
南京,是英雄之城,18萬守軍在高層瞎指揮的情況下,在裝備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面對30萬日軍,死戰(zhàn)不退,擊斃1.2萬名日軍,這個結果,是不寒磣的,但是,因為守衛(wèi)指揮的無恥,終于釀成慘劇,讓更多的戰(zhàn)士枉死,讓英雄的浴血奮戰(zhàn)最后變成了部隊的大潰逃。
6
12月12日,蔣介石給唐生智來了電話,指示說如果守不住,就指揮撤退吧。
對蔣介石來說,該打也打了,也殺了一部分日軍了,可以國民交代了,差不多了,反正守是守不住的,可以撤了。
講道理,這個決議在當時沒有錯。因為根本沒必要讓戰(zhàn)士們都死在前線。
可是唐生智不知道是抽風了還是腦癱了,根本沒有下發(fā)這個指示,這個時候他知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了,這整整一天,唐生智啥都沒干。
說白了,死的都是軍人,和他唐生智沒關系,反正死也死不到他身上。
流的都是士兵的血,又不是他的血。
直到過了1天后,戰(zhàn)火已經(jīng)快燒到指揮部了,唐生智才開始召集衛(wèi)戍司令部召集師以上將領開會。
唐生智首先簡要地說明當前戰(zhàn)況,問大家:還守得住不?
會場一片沉默。唐生智馬上出示蔣介石命守軍相機撤退的電令,即由參謀長周斕分發(fā)了參謀處已印好的撤退命令。
接著,散會,一散會,唐生智趕緊撒丫子跑路,跑到江邊坐上給自己預留的小火輪開始渡江。
我走先!
好你個狗賊!
你吹牛喊口號也罷了。
貪生怕死也罷了。
指揮無方也罷了。
但狗日的說撤就直接開溜......
怎么撤?
怎么保證紀律,誰先走,誰殿后,怎么對付日軍的追擊,城市內(nèi)的老百姓怎么辦?
要知道,城市內(nèi)大把的老百姓想要撤退,他唐生智可是早就關閉城門,收繳輪船不讓大家走,號稱與大家一起共赴國難,與南京城共存亡的?。?/p>
這些統(tǒng)統(tǒng)不關他的事,他一分鐘都不耽擱,趕緊跑,剩下的還有至少11萬軍人的死活和他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或者說他有意不通知,留一天時間好先溜,否則多一個人知道,多一個人和他搶輪船。
唐生智跑了,剩下的師長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跑路,趕緊的!現(xiàn)在就跑,我走先,再慢就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前沿陣地的戰(zhàn)士們還在拼命呢,但是沒人管他們了。
良心好的師長,給他們打個電話,能接通電話就告訴他們,趕緊跑,怎么跑你自己想辦法。
至于打不通就不管了,誰還有工夫管你們。
至少70%的師長根本不考慮這個事情,我自己跑出南京再說!
悲劇終于釀成了。
這個時候,依然有很多的戰(zhàn)士們,在知道部隊撤退后,依然沒有后退,他們選擇與南京城共存亡,他們,是那個不見天日的時代真正的英雄。
當然,還有數(shù)萬的將士們,與陣地共存亡,他們致死沒有收到讓他們撤退的集結號。
這里要說一下,我對撤退的奮勇殺敵的將士們,沒有任何的不敬,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撤退了,他們也為抗日戰(zhàn)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終于,有部隊開始撤退,其他部隊都看到了,更多的部隊開始一窩蜂的跑了,根本沒有組織有效的狙擊殿后,防守戰(zhàn)直接成了大潰逃。
至少想出城的10多萬部隊,還有先前就想出城的20多萬百姓,瘋狂的擁塞在南京狹窄的街道上,逃向下關江口方向。
更悲慘的一幕發(fā)生了,守護城門的軍隊直接開槍掃射準備撤退的士兵!
那是TM的督戰(zhàn)隊,唐生智給他們下命令,但凡逃竄的士兵,不問官階,一律射殺!
但是他卻沒有向督戰(zhàn)隊傳達撤退的命令!
在后續(xù)老兵的記錄中,光在挹江門就有2000多戰(zhàn)士被督戰(zhàn)隊給打死了!
終于,撤退的士兵越來越多,督戰(zhàn)隊也跑了,挹江門可以通過了。
但
沒有組織,沒有紀律,人群瘋狂的踩踏,在必經(jīng)之路的挹江門,各部爭先掄過,互不相讓,整個門被徹底堵死,要知道,那是幾十萬人??!任何人一旦不慎跌倒,等待他的就是踩踏帶來的死亡。
教導總隊第1旅第2團團長謝承瑞,在光華門陣地上曾英勇地抗擊日軍多次沖擊,他沒有死在抗日的陣地上,卻在挹江門門洞內(nèi)被擁擠的人群踩死。
各部隊均已失去掌握,各自爭先搶渡。由于船少人多,有的船因超載而沉沒。大部官兵無船可乘,紛紛拆取門板等物制造木筏渡江,其中無數(shù)人因水勢洶涌、不會駕馭而喪生。
更可恥的是,36師的長官在撤退后又居然下令關城門,過江后又下令燒船,根本不管其他部隊的死活。
我只能估計,這幫人是直接將自己的戰(zhàn)友留在南京和日本人拼命,好給自己爭取時間跑路。
7
英勇的南京市市長、警備司令、渡江總指揮蕭山令在南京守衛(wèi)戰(zhàn)中奮勇殺敵,此時看著混亂的人群,無力回天,只能盡最大的努力能救一批是一批。
蕭山令是最有機會渡過長江的,哪怕一個人都過不去,但是他掌管著船也能走,但蕭山令已經(jīng)抱定了必死之決心。
在撤退過程中,無數(shù)人勸他離開,甚至推他上船,但蕭山令沉靜的說:今日與南京共存亡,我意早決!
在江邊,輪船全部離開后,蕭山令和部下開始拆屋扎竹筏,數(shù)次奮力將一個個竹筏推離江岸,他救了無數(shù)人,但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上船。
在組織營救的過程中,已有最前沿的日軍趕到了下江,蕭山令指揮還沒有渡河的士兵,奮勇沖殺入地陣,開始了英雄最后的血戰(zhàn)。
今日,戰(zhàn)死疆場,誓與南京共存亡!
來吧小鬼子,讓我再多殺一個,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
1937年12月12日下午,在彈盡援絕之,蕭山令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壯烈殉國,時年45歲。
蕭山令將軍,組織了南京城陷落前的最后一次抵抗。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自己坦然赴死。
不久,日海軍艦艇通過封鎖線到達下關江面,日軍第16師團一部亦乘舟艇進至八卦洲附近江面。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國軍隊官兵被日海軍機槍射殺在江面上,
接著,日軍大部隊趕到,三面合圍,從下關江邊開始,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
后面的,我不想講了....
8
而此時此刻,唐生智早已平安逃離南京。
事后,蔣介石未給唐生智任何處罰。
說白了,唐生智給蔣介石背了鍋,沒人愿意守衛(wèi)南京的時候他站了出來,蔣介石感謝他還來不及,怎么可能處罰他。
我要多提一件事情,就是在守城過程中,德國人曾經(jīng)找過唐生智,去找日本人斡旋,停戰(zhàn)3天,讓部隊撤離。
但是唐生智斷然拒絕:我今日與南京共存亡.....
對此,我不予評價。搞到這一步,我也沒辦法評價。
最后,怎么看南京保衛(wèi)戰(zhàn)?
首先,所有奮勇殺敵抗日將士永垂不朽,尤其犧牲在南京的英雄們,在貪官怕死的長官面前,他們依然能舍生取義,沒有任何人可以玷污他們的英名。
我在很多作品中批評國民黨的黑暗與腐朽,但從未敢對抗日戰(zhàn)爭中殺鬼子的士兵不敬。
其他奮勇殺敵,最后撤退的士兵,他們也是好樣的,最后的結局,他們沒有責任。
這好比一個公司倒閉了,沒有哪個老板會傻到去追究前臺或員工的責任。
后面發(fā)生的南京大屠殺,也不會說是蔣介石、唐生智的責任;
但
至少5-6萬名國軍將士被拋棄在孤城南京,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地獄一般的黑暗。
他們,本有足夠的機會可以撤退,他們本可以好好訓練,之后卷土重來,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但最終,他們死的沒有任何價值.....
說白了,在蔣介石、宋美齡他們看來,中國人民根本就不是人,那些當兵的死了也白死。
就像宋美齡對美國人說:怎么不對他們丟原子彈?
我在作品中經(jīng)常提四一二政變,因為從此開始,蔣家王朝的最后覆滅就已經(jīng)注定了,他蔣介石有何德何能,如何能匹配中國勇敢的軍人?
每次我回顧南京守衛(wèi)戰(zhàn),長嘆一聲
為什么解放戰(zhàn)爭蔣介石兵敗如山倒,為什么僅僅在13年后,我軍抗美援朝,痛毆16國聯(lián)軍,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最后我要說的是,我黨光明磊落,絕不厚此薄彼,蕭山令、朱赤等我在文中所有提到的和未提到的犧牲將士,能查到的全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烈士。
他們的勇氣可劃破長空;
他們的忠誠與日月同輝;
我們記住國恥的南京大屠殺,還應該記住我們的英雄們的偉大抗爭,明知是死路卻從未猶豫,國民黨的黑暗與腐朽掩蓋不了他們的光輝;
他們的功業(yè)將被銘記在心!
責任編輯:水墨江南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