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到?jīng)_進全球影史榜前20名,《哪吒之魔童鬧?!返钠狈科孥E還在繼續(xù)。
電影里,被網(wǎng)友調侃為“邪惡水蜜桃”的無量仙翁,憑借反差極大的人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那個仙風道骨、中氣十足的聲音,則出自最酷老兵——王德順。
在一個天朗氣清的午后,“中國退役軍人”獨家連線老兵王德順,屏幕對面的他銀發(fā)飄飄,神采奕奕,聲音洪亮如鐘。
1936年,王德順出生于沈陽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14歲時,他輟學做了公交售票員,后來又去一家軍工廠當電工。
當時沈陽有個工人文化宮,里面有朗誦班、表演班、舞蹈班等,且全部免費。王德順把興趣班報了個遍,一下班就跑去上課??恐枪烧J真刻苦的勁頭,他硬是學會了所有。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沒過多久,屬于他的機會來了。
1959年,王德順所在軍工廠組建演出隊,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他順利入選。此后一年里,他跟著演出隊到全國各地的軍工廠巡回演出。
1960年,回到沈陽的王德順偶然看到“沈陽軍區(qū)抗敵話劇團”的牌子,便主動走去詢問是否招人??脊僮屗琛⑻?、演小品挨個展示,有豐富演出經(jīng)歷的他對此信手拈來。
就這樣,王德順在24歲那年開啟了自己的話劇生涯。這一演,就是十年。
王德順這張照片被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
“那時候沒有麥克風,也沒有擴音器,全憑你真實的聲音。聲音打出去能不能讓觀眾都聽到,臺詞說出來能不能讓人聽清楚,這個基本功要訓練三年才能當話劇演員?!?/span>
扎實的臺詞功底為王德順日后與配音結緣打下鋪墊。
年輕時的王德順
2022年夏,《哪吒2》的配音導演陳浩找到他,希望他為無量仙翁一角配音。
“配音前我不知道配的是哪個角色,直到進了錄音棚,導演才告訴我,這個人物一開始是慈祥老人的形象,到最后就兇相畢露?!?/span>
面對如此復雜的角色,王德順憑借對人物情緒的精準把控和聲音的靈活變換,將無量仙翁塑造得活靈活現(xiàn)。雖是反派,但他真心喜愛這個角色,也下足了功夫去演繹。
電影上映后,不少觀眾認為無量仙翁“角色立體,配音入木三分”,更有人直接認出了王德順,給他留言,夸他把角色“配活了”。
面對網(wǎng)友的夸贊,他坦言,“演員的進步和觀眾的審美一直都在提高,反派的表演也要精進,我特別高興《哪吒2》能有這樣的好成績。打磨一部動畫電影要經(jīng)歷數(shù)年,續(xù)作如果邀請,我還是會全力以赴。”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2》里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王德順認為這句話說的就是自己。
在配音火出圈后,一段十年前的走秀視頻被翻了出來。
2015年,一場以“東北大棉襖”為設計元素的時裝發(fā)布會上,79歲的王德順光著膀子亮相。他須發(fā)盡白卻神采奕奕,肌肉結實勻稱,走起秀來虎虎生威,被網(wǎng)友稱為“中國最酷爺爺”。
王德順的“酷”不止于此。
2021年,王德順想學開飛機,他說干就干。30天學習飛行理論,50天進行實際操作,不到三個月成功拿下飛行執(zhí)照。那年他85歲,刷新了我國飛行學員的最大年齡紀錄。
熟悉他的人常感嘆,他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49歲辭職北漂,57歲將啞劇帶到世界舞臺,78歲學開重型摩托,80歲學打碟成了DJ……
當被問及為啥這么精神,王德順講述了寫在日記本上的一段故事。
時間倒回1996年,這一年,王德順將迎來自己的60歲生日。那時,60歲意味著退休,從此告別工作,安享晚年。但他在日記本的扉頁,寫了一封給“一九九六先生”的信。
“我并不盼望你的到來……它象征著我的成熟,也預告了我的衰老。好在我并不服老。”
王德順將60歲當做人生的拐點,他不覺得這是晚年的開始,相反,他認為60歲后的自己越變越好。
“很多人到60歲時就覺得把自己一生的事情都做完了,可以休息了,但我沒有退休的概念,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我的天性決定的。我不懼怕衰老,也不懼怕年齡,再艱難的事,只要我想做就一定能做成!”
在王德順身上根本看不到“年齡焦慮”,時間從來不是他的對手,衰老也不會成為他的桎梏,他早已掙脫年齡的束縛,將人生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硬漢外表下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在采訪過程中,當提到孫女和妻子,王德順的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
“我經(jīng)常陪孫女玩,她想騎馬我就跟她去騎馬,她想騎車我就跟她去騎車。”
王德順說自己從小就愛動愛玩兒,滑冰、游泳、摔跤、舉重、踢球……看見人家玩什么就玩什么,一直玩到現(xiàn)在。作為一個“游戲人間”的老頑童,他也將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傳遞給孫女,用“玩兒”的方式陪伴她快樂成長。
“上天賜予我一個愛我的妻子,這是我一生的幸運?!?/span>
當聊到妻子趙愛娟,這位硬漢的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羞澀。
在沈陽軍區(qū)抗敵話劇團的十年里,王德順不僅精進了演技,還收獲了愛情。那是他第一次談戀愛,也是最后一次。
1985年,王德順夫婦精心編排了《暮年》、《死神》、《生命》等多部啞劇,但在長春不受歡迎,他因此決定辭職北漂。剛到北京時沒有劇院的演出機會,妻子趙愛娟就去北京高校挨個問。十幾部啞劇演下來要兩小時左右,但報酬往往只有一兩百元。
王德順一家曾被戲稱為“東方吉普賽”,因為在北京的前八年,他們一直“流浪”,居無定所??善拮邮冀K不離不棄,鼓勵他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啞劇《生命》
“我這一輩子離不開老伴的指導和關照,劇院對我倆的評價是: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力量。我老伴是導演,她是智慧的象征,而我用身體來體現(xiàn)她的構思,表達她的想法,所以我是力量。”
王德順夫婦的相處之道,顛覆了人們對老年夫妻的刻板印象。他們一起健身、登山,甚至共同挑戰(zhàn)時尚界。這種共同成長、互相激勵的模式,讓他們的婚姻充滿了活力和樂趣。他們用55年的相濡以沫,詮釋了愛情最美的模樣。歲月雖然帶走了青春,卻帶不走他們心中的熱烈。
責任編輯:小之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