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這段時間春節(jié)檔電影十分火爆,前有《哪吒2》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后有“唐探”系列電影強勢回歸。《唐探1900》用虛構的連環(huán)殺人案揭露了1900年美國所代表的西方列強的虛偽面紗,在那個吃人的年代,異國他鄉(xiāng)的華人們究竟遭受怎樣非人的對待?原來美國一百年來一直如此:霸權主義、階級壓迫、種族歧視······《唐探1900》雖然是一部喜劇,但在老墨看來更像是一部紀實劇。
2015年,《唐人街探案》橫空出世,帶著一股“懸疑+喜劇+東方智慧”的混搭風,成功讓觀眾一邊笑出腹肌,一邊燒壞腦細胞。
十年后,《唐探1900》卻畫風突變,導演把鏡頭對準了1900年的舊金山唐人街,用一樁虛構的連環(huán)殺人案,撕開了西方文明的“紳士面具”,順便把美國霸權主義和種族壓迫的百年黑歷史抖了個底朝天。
這次,電影里沒有曼谷的狂歡派對,也沒有東京的霓虹閃爍,取而代之的是開膛破肚的慘案、鐵軌下的白骨,以及一群在異國他鄉(xiāng)拼命掙扎的華人。
福爾摩斯和開膛手杰克的傳奇成了背景板,而周潤發(fā)的慷慨激昂和岳云鵬的悲壯赴死則成了主菜。
老墨看完影片,最大感受就是這部電影早已不是簡單的娛樂大片,而是一面“照妖鏡”——不僅照出了清朝歷史的瘡疤,還順便給美國的百年霸權主義來了個“高清無碼特寫”。
不得不說,導演這次玩得有點大,既揭了歷史的傷,又打了現(xiàn)實的臉,堪稱一部“歷史+現(xiàn)實”的雙重暴擊大片。
百年前,以美國為首的掠奪暴力
1900 年的華夏大地,簡直就是列強眼中的一塊超級大肥肉,任人宰割。八國聯(lián)軍打著 “鎮(zhèn)壓義和團” 的破旗號,行的卻是侵略的勾當。
老美那軍隊,伙同英、德、法、俄、日等一幫 “強盜兄弟”,湊出了約 5 萬人的八國聯(lián)軍,拿 “保護僑民” 當遮羞布,對咱中國開啟了瘋狂的掠奪模式,把清朝老百姓一腳踹進了十八層地獄。
以老美帶頭的聯(lián)軍在天津大沽口登陸,那模樣就跟披著羊皮的狼沒啥兩樣,一路燒殺搶掠。天津城在炮火的 “洗禮” 下,直接變成了一片焦土,尸橫遍野,慘不忍睹。
他們還大言不慚地說要 “懲罰野蠻”,卻對圓明園展開了一場有組織的大洗劫。這圓明園,曾經(jīng)可是中華文明的巔峰象征,1860 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得就剩點殘跡了,結果這回又被這幫強盜搶了個精光。
老美這群盜賊不僅把圓明園的寶貝洗劫一空,還大搖大擺地把搶來的文物帶回歐美,那些文物就成了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里的 “鎮(zhèn)館之寶”,搶別人的東西,拿得理所當然,到現(xiàn)在都沒還全,臉皮可真厚!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
咱打不過八國聯(lián)軍的入侵,1901 年就只能被迫簽訂《辛丑條約》。這條約簡直就是個 “天價賬單”,4.5 億兩白銀的賠款(本息加起來 9.8 億兩),平均每個中國人都得背上一兩罰金,而當時清廷一年的財政收入還不到 1 億兩。
條約還規(guī)定列強能在京津要地駐軍,中國人卻不能住在這些地方,這屈辱,就像刻在骨子里一樣,怎么都抹不掉。
而在那遠在天邊的美洲大陸,美國對待華人的 “友好情誼”,那可真是 “驚天地泣鬼神” 的 “深厚”。
19 世紀 60 年代,足足 1.5 萬名華工,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硬生生架起了貫穿美洲的太平洋鐵路。
他們在內華達山脈,像打游戲闖關一樣,鑿穿那硬邦邦的花崗巖;在猶他州的鹽湖沙漠,吭哧吭哧地鋪設鐵軌。這一路下來,死亡率高達 10%,每一公里的鐵軌下面,平均就躺著 3 個華工兄弟的尸體。
可鐵路建成拍照留念的時候,這些大功臣的名字,就跟人間蒸發(fā)似的,一個都沒留下。美國的歷史教科書里,好家伙,白人工程師成了唯一的大英雄,那些死去的華工,就像用完就扔的小道具,妥妥的 “卸磨殺驢”,簡直不要太過分!
1882 年,美國搞出個《排華法案》,這速度,比火箭還快,直接給華人來了個全方位 “封殺”。
不讓入境、不給歸化,甚至和白人結婚都犯法,這腦洞,簡直突破天際!當時美國經(jīng)濟大滑坡,就業(yè)市場慘不忍睹,華工因為能吃苦、工資低,被資本瘋狂 “點贊”,結果就被白人同行(主要是愛爾蘭移民白人)瘋狂 “拉黑”。
干得好被嫉妒,干不好被嫌棄,老美這波操作,把種族歧視和資本主義的 “雙標” 玩得明明白白,堪稱 “雙標界的天花板”!
美利堅霸凌下的種族壓迫
壓迫人群1:周潤發(fā)代表的美國唐人街華人
周潤發(fā)飾演的協(xié)盛堂堂主白軒齡,一位受人尊敬,意志力出眾且有決斷力的華裔黑道老大,原型是舊金山華人社區(qū)的地下英雄——麥世榮(莫世榮)。
19世紀末的舊金山唐人街,那時候華人不僅被剝奪了公民權,還被壓迫成了不許進入白人社區(qū)的“低等公民”。連洗衣店、中餐館都被白人設置了“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標志,華人想開個餐館幾乎比上天還艱難。
于是,協(xié)盛堂成立之初就是一支抗議暴政的“黑社會部隊”,再順便做點“正義買賣”,比如開洗衣店、中餐館——反正白人不讓做,那就偷偷做。
電影中白軒齡怒吼:“沒有華人,太平洋鐵路只是一張廢紙!”
大家都知道,1865年,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陷入困境,白人勞工紛紛逃之夭夭,結果華工頂上來了。華工們不怕雪崩、不怕酷暑、不怕炸藥,硬是在內華達山脈的花崗巖里鑿出了鐵軌,鋪設了連接美洲的高速鐵路。
吃苦耐勞的華人勞工
結果呢?1869年鐵路竣工合影里,華工的身影被徹底抹去??尚Φ氖?,華工在鐵路的貢獻長期被淡化,而電影中卻將“開膛手杰克”嫁接到舊金山命案,更是一記絕妙諷刺。
1888年倫敦連環(huán)殺手懸案至今未破,但西方媒體對“白人兇手”的浪漫化渲染,塑造成神秘天才,而華人卻被污名化為“黃禍”,形成了鮮明對比。
老美不僅認為華人不配出現(xiàn)在美國歷史上,還慣用潑臟水的招數(shù)對華人身份極盡羞辱!
壓迫人群2:白客代表的革命階級華人
在影片里,張新成所塑造的白振邦,助力革命黨人鄭仕良秘密偷運軍火,而白客飾演的鄭仕良的原型正是孫中山的至交鄭士良。
回溯 19 世紀末,深受《排華法案》殘酷壓迫的華人們,無奈被困于美國這片土地,可他們的心,卻早已飄向萬里之外的祖國。
鄭仕良宛如無數(shù)投身革命事業(yè)的華人代表,他們毫無保留地為孫中山捐出財物,還不顧生命安危運送軍火。
美國,這個自詡為 “自由家園” 的國度,卻對華人身份的他們肆意施加無盡屈辱。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滿懷熱忱,一心想著憑借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拯救那片正遭受列強鐵蹄踐踏的故土。
白客飾演的革命志士鄭仕良
影片中鄭仕良的壯烈犧牲,無疑是對美國霸權主義與種族壓迫的有力控訴。華人即便漂泊異鄉(xiāng),卻始終堅守 “救中國” 的偉大夢想,從未有過一絲動搖。
壓迫群體3:岳云鵬代表的清廷欽差
電影中,岳云鵬飾演的清廷欽差費洋古初到美國,被紐約的摩天大樓、電車軌道和滿街的汽車深深震撼。他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頭駐足驚嘆了許久。
這一幕,正對應著1896年李鴻章初訪美國時的復雜心境。
李鴻章訪美時,已是73歲高齡。他乘坐“圣路易斯”號郵輪,自豪地穿著慈禧太后御賜的黃馬褂抵達紐約——但是,這位大清的代表在目睹美國的工業(yè)革命成就時,信仰一下就崩塌了。
李鴻章在目睹了老美的發(fā)達和華人的屈辱后感慨萬千:“我大清子民,竟在此受辱!”李鴻章站在“科技未來”前,心里沒別的想法——他痛恨自己無力改變現(xiàn)實。
最終,只能無奈地在《辛丑條約》上簽字,成了中國近現(xiàn)代屈辱的一個注腳。
電影中的費洋古站在街頭,那句臨死前“救中國”的覺醒,就像是對歷史屈辱的反擊。那時清廷無力保護海外華人,于是這些華人只能以血肉之軀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在美國霸權主義的強大壓迫下,誰能不感到悲憤呢?
壓迫群體4:王寶強代表的印第安人
王寶強飾演的阿鬼——這位華裔印第安獵人,集中了兩大歷史冤屈:“華裔”與“印第安”,簡直是跨文化壓迫的新型表現(xiàn)形式。
說到美國對印第安人的“關懷”,那真是讓人感嘆——從1776年獨立宣言開始,政府對印第安部落的壓迫極其慘烈:1500多次的襲擊、屠殺、強迫遷移,剝奪得十分徹底。
結果,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迅速銳減至20世紀初的25萬。可以說,美國政府的壓迫方式,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我老美不但要滅絕你們的種,還得“改造”你們的文化和土地。
而在電影中,阿鬼身著傳統(tǒng)印第安服飾,展現(xiàn)了一種文化的獨特魅力??墒牵@背后卻是美國歷史上對印第安人幾百年的壓迫和剝奪,和我們曾經(jīng)一樣,歷史的傷痛永遠都不應被忘記。
百年后,仍然不變的老美霸權
美國的霸權主義,就像是它的文化輸出一樣,既傳承悠久,又深深扎根全球。自從美國在1776年宣布獨立以來,一直用霸權主義和奴役手段將世界人民推向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煉獄。
電影中,白人政客以“凈化種族”為名迫害華人,而今日美國的“亞裔細分法案”“黑命貴運動”,不過是歧視的現(xiàn)代化粉飾。
最近,美國重提“收回”巴拿馬運河,試圖重新展現(xiàn)其全球影響力。大家都知道,這條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水道,不僅連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更是全球貿易的“動脈”。
如今,盡管巴拿馬運河已歸屬當?shù)毓芾?,但美國依舊試圖通過各類干預手段確保其享有優(yōu)先權。
叫囂強買格陵蘭島、吞并加拿大、占領加沙,特朗普再次上臺后,更是將美利堅不可一世的霸道作了最形象的注腳!
再看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霸權主義的老套路再次上演!以所謂“公平貿易”為名,不斷加稅、施壓,把“中國威脅”掛在嘴邊,其實不過是想繼續(xù)通過貿易壁壘、關稅戰(zhàn)保持自己的霸權地位。
美國的霸權主義,可以說是一部歷史長篇小說,情節(jié)緊湊,主角一直是老美自己,而配角則是世界各國的人民——不論你是印第安人、華人,還是如今的中東地區(qū)人民,美國的“全球關愛”總能以不同的方式投放到你頭上。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美國這顆“霸主之心”可始終未曾改變。
責任編輯:小之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