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瀏覽文章
又是一年“九一八”,扎堆地結婚、辦喜事,甚至商業(yè)瘋狂炒作,有的單位部門做事都以此為黃道吉日,這已成為一種無知的“國風”,實在令人無語。
但請聽,華夏上空,低沉的警報,如泣如訴。再聽一聽:“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此時,你還以為“九一八”是良辰吉日嗎?絕不應該!
請勿忘,永遠不能忘記,“九一八”是一個國恥日: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以日本軍官河本末守中尉為首的7名日軍炸毀了沈陽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以爆炸聲為信號,早已磨刀霍霍的日軍迅速向東北軍精銳第七旅駐地北大營發(fā)起了進攻。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讓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陰謀暴露無遺。
遺憾的是,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留守東北的20余萬軍隊,在兵力上占絕對優(yōu)勢的東北軍將士對日軍突如其來的進攻卻毫無戒備,致使日軍偷襲得逞,在此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使得東北大部國土相繼淪陷敵手,生靈涂炭,幾千萬東北同胞由此開始了14年的亡國奴生活。日本帝國主義者,也因東北軍的不抵抗而野心膨脹,進而制造了“七七事變”,發(fā)動了全面的侵華戰(zhàn)爭。
85年過去,“九一八事變”漸行漸遠,但沉痛的教訓依在。讓我們聽一聽《松花江上》,這首80年前由革命音樂家張寒暉譜寫的,堪稱近代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悲的歌曲吧:“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關內流浪……”
《松花江上》帶著東北同胞乃至所有國人的哀苦和悲壯,一時間唱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聲淚俱下中,每一個音符,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同胞對可愛家鄉(xiāng)和父老的思念,都是對侵略者的血淚控訴,所以,它80年來傳唱不衰,更成為我們響亮的警鐘,告誡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九一八,九一八……”悲歌猶在,然而,日本軍國主義卻在一步步復活,他們極力否認侵略歷史、要讓日本成為所謂“正常國家”,他們修改《和平憲法》,綁在美國戰(zhàn)車上狐假虎威,極右分子日新防相稻田朋美首次訪美就對我國放狠話,并重申要與美國一道在南海巡航,并強化日本在南海的存在。這給我們實實在在地上了一堂勿忘歷史的教育課給我們重重地敲響了警鐘,勿忘“九一八”。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當然我們不是要牢記仇恨,而是珍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以史為鑒、建設強大國家,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忘記歷史就是背叛,只知“九一八”乃“就是發(fā)”,卻不知“九一八”是“國恥日”,我們如何對得起死于日本帝國主義屠刀下的千千萬萬的同胞和14年抗戰(zhàn)犧牲的那些先烈?面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磨刀霍霍,那不是無知又是什么?
切記,“九一八”不是什么“就要發(fā)”,不是什么吉日良辰,那是我們永遠不可忘記的“國恥日”。只有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讓《松花江上》悲歌警鐘長鳴,我們才能凝聚起偉大的民族精神,實現偉大中國夢,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維護世界和平,不讓歷史悲劇重演。(賈合祥 西征網專欄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網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西征網,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責任編輯:主角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
名家專欄,賈合祥,西征時評,西征網,
賈合祥,一名曾經的空軍戰(zhàn)士,25載軍旅生活,以戰(zhàn)鷹為伴,守衛(wèi)在祖國的邊疆,曾入滇執(zhí)行老山前線輪戰(zhàn)任務;一名普通的紀檢工作者,脫下戎裝,始終堅守在反腐敗斗爭的第一線;一名業(yè)余愛好寫作者,中國文明網特約評論員,尤以網絡評論為追求,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文字初涉報端,激濁揚清,傳播精神文明正能量,鞭撻社會歪風邪氣,今日矢志不渝,八小時之外,拙筆不墜,愿以筆墨網絡奉獻社會,為中國夢盡力。
入駐時間:2016-11-15